职院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来源:撲克王二维码下载 发布时间:2024-11-29 07:26:59随着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虚拟现实等新兴科技革命正成为推动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这些新兴技术和产业的出现,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虚拟仿真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学生的方式的多元化整合,以及教学效果评估的教育系统性变革。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不仅承担着研发技术和服务社会的职能,而且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高度契合。
职业院校,作为与产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实体,在面对专业实训教学中的“三高三难”(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问题时,应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教育技术,有效整合各类虚拟仿真教育资源和服务,为课堂场景、学习方式、教师能力、教学评价、管理模式等方面创造新的实训功能特性和多样化的情境应用。这对于提升院校教育服务的品质、培养具有创新职业能力的人才、适应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需求,以及促进劳动者优质就业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高质量发展正推动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以AI、元宇宙、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成为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与传统生产力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要素相比,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创新的动态进展,持续做改造升级。
习强调:“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他强调要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领域的发展迫切地需要加快培养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新质生产力以持续创新的技术思维为动力,以“新”为突破点,“质”为锚点,通过开发关键性和颠覆性技术,实现创新驱动和人才资源的有机结合,超越传统生产力的理念、模式和技术,开拓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持续巩固量变的成果,最终实现生产力的质的飞跃,成为推动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通过整合学校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并利用虚拟仿真、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该基地能够开发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构建课程,并运用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从而革新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提供有效支持。
建成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将包含一个综合应用平台,集门户与后台、资源与应用、分析与诊断于一体,全面服务于师生的教学实训、技能鉴定、竞赛考试等多样化应用场景。基地的资源应用数据还能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提供新的路径、方法和模式。通过持续优化实训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型”团队、转变教学模式、改进教育管理制度和就业创业体系,该基地将成为一个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同时也是校企协同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展示与推广虚拟仿真技术成果的重要平台。这些都是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步骤,为培养新质生产力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作为院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通过整合实践教学、技能培训、工匠精神培育等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展现了虚实结合、情景交互、沉浸体验等教学特色,对于解决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中的“三高三难”问题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它可以有明显效果地地打破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之间的界限,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
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我们始终遵循“能实不虚、以实带虚、以虚助实、虚实结合”的原则,对接生产的全部过程与教学过程。通过校企共同参与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我们努力实现了专业实践课程与真实生产的全部过程的紧密对接,切实解决了教学内容与生产的全部过程脱节的问题,确保了人才教育培训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紧密契合。校企合作共建共享、互利共赢,一同推动了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教育部已公布了215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单位,涉及高职本科、高职专科、中职等多个办学层次。经过两年的建设与发展,这些基地已初步形成了专业数字化升级、岗课赛证融合的新实训教学体系和创新人才教育培训模式,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共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我们引入行业前沿技术和先进理念,邀请企业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深度参与学校人才教育培训方案、课程设置及日常教学。同时,学校教师定期赴企业实践交流,全程参与基地课程资源开发、虚拟场景构建及教学模型设计等关键环节,确保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及时融入日常教学,从而一直更新专业相关知识与教育学生的方式,全方面提升教师综合能力。我们构建了包含校企评估、学生反馈及教学成果展示在内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旨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满足新质生产力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这一“双师型”团队的打造,不仅强化了教师的职业教育方法的理念与工匠精神,更为职业院校培养具有新时代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师资队伍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旨在服务教学,其配套模拟场景、体验式教学模式、数字化资源及仿真实训项目均围绕新职业所需的技术技能知识体系,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构建了理实一体化的专业相关知识技术技能培养体系。这一创新教学体系将对教育教学、资源、场景、形态及成效带来深远影响。
通过校、产、学、研的紧密合作,我们实现了校企优势互补,共同构建专业方面技术技能知识体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地融合,以师生数字化素养提升赋能专业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激发产教融合新活力。此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还具备科研成果向产业成果、教学成果及人才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的育人衔接功能。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员工素质培训基地等平台,教师不断探索高效教育学生的方式与技术改进,持续精进专业教学,推动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与教学环境的模块化、项目化、任务化、情景化、数字化及系统化创新开发,有力促进了职业教育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为新质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和虚拟仿真共享共建平台的逐渐完备,工业互联网步入规模化发展新阶段,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新质生产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各院校积极总结分析基地建设、管理及使用情况,从管理制度建设入手,结合新质生产力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建立了教师职业发展管理制度、以研发技术、技术应用及课程改革技能大赛为重点的科研管理制度,以及紧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的专业设置调整制度等,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
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生产与服务一线正经历着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绿色化发展的深刻变革,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一趋势要求职业教育加速培养具备数字知识和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技术价值日益凸显,不仅推动了产业数字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还随着新技术的突破,开辟了一系列新的就业空间。
结合学校专业特色,我们强化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丰富了其多样化生态,同时将新质生产力理念融入专业实践教学和日常就业创业指导中。我们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作方法,引导他们制定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持续提升新技术、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以实现高质量就业,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的形成与发展。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成功地将因改造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质生产力融入了专业实践教学,但各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教育教学内容等方面与现代产业化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仍存在差距。以下是基地建设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培养方面的具体不足:
多年来,各院校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及推广应用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了所需的场地和硬件设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在培养和引进具备相应教学理念、掌握虚拟仿真技术方法与应用、开发与维护能力的师资力量,以及确保基地有效运行和教学的后续平台建设、资源迭代等方面,仍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旨在围绕新技术的应用,对接企业场景和生产模式,变革实践教学、项目课程、师资培训、实训资源等核心要素。然而,现状是大多基地仅被单纯定位为各专业的实践教学平台,实训内容与生产实际关联较弱。加之虚拟仿真应用设备后续更新困难,各软件平台之间兼容性不强,共建共享应用程度低,教师参与虚拟仿真实训资源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先进生产力的根本,如果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实际教学内容中不能紧密对接产业高质量发展和结构变化产生的新需求或新资源,缺乏数字化技能实践和跨专业交叉融合课程,知识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将难以满足新质生产力条件下公司制作、服务一线对岗位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需求。
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核心策略,要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必须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同步,以培养与之相匹配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尽管各院校正积极探索并创新产教融合共建实训基地的新路径和举措,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要问题就在于,基地建设的主要责任多落在学校肩上,而职教集团、产教联合体等新载体的实体化运作面临困境,对区域内院校与产业资源的整合及合作机制的深化尚需突破。其次,产教融合资源的利用效率存在不均衡现象,基地环境与虚拟仿真实训资源、专业特色与地方产业关联等内涵建设方面存在差距,导致同类资源竞争激烈。再者,如何强化实训基地公司制作真实场景的创设、虚实资源的深层次地融合、企业资源的有效转化及利益共享机制的建立,仍是实现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享、优势互补目标的难题。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突破传统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在行业企业复杂工作环境、生产任务、地理位置、安全性能条件等方面的限制。它面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对实习实训理念、内容、方法和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进行革新,以加速新时代技能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满足新质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需求。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需深刻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条件下行业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依托虚拟仿真、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聚焦仿真资源的开发。这包括:
1.多渠道引入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素材和资源,构建以学校实训教学为核心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流通体系,加速平台建设,努力实现与教育部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平台、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中心云平台的无缝对接。
2.提升虚拟仿真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创新实训教学模式。通过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开发新资源、升级设施、构建课程,颠覆传统实训模式,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和评价提供新路径、新方法、新模式。这包括VR+优势专业的教学实训、技能鉴定、竞赛考试、员工素质培训等多种应用场景的全方位打造。
3.将培养重点从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向复杂工作情景的适应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推动技术的持续优化和完善,确保教育教学的连续性和高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的产业行业、职业岗位迭代的技术技能实训体系,以全面提升职业技能人才的能力培养水平。
遵循校企共建、共管、共享的原则,我们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集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与教学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实训基地。随着产业体系的不断变迁,学校的专业结构亦需持续动态优化,其专业相关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体系必须紧密跟随产业步伐,不仅要与新兴起的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契合,更要注重教学理念、教育学生的方式与手段的创新,充分的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效率与质量。
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针对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难实施、难观摩、难再现”等难题,借助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物联网、VR、MR等先进数字设备和技术,再现了公司制作的仿真情境。通过整合校企资源,融合情景交互、沉浸体验与虚实融合的专业实践教学,我们创新了教学场景,增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与个性化,开辟了具身化实践教学的新路径。
此外,我们还通过助力实训基地公共平台、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资源及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逐步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精准性与技术技能人才的数字实践能力及职业素养,为新质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的提升,数字化的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层次地融合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作为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和促进就业的主阵地,职业院校需一直在优化产教融合的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助力各类优质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我们应合理规划并推动虚拟仿真相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产业学院建设,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强化产教融合的协同共建合力,建立常态化的运行机制,提高校企合作的管理信息化与数字化水平。
以产教融合新路径为契机,我们应持续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校企双方应共同商讨人才教育培训方案、教学标准与课程建设,共担人才教育培训责任并共享发展成果。结合产业实际的需求,我们应持续促进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与产业优化升级的相适应,助力企业员工职业素养的提升,促进校企双方的共同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不断驱动企业的转型与产业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职业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同时兼具研发技术、企业员工素质培训和社会服务等职能,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高度契合。本文通过对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研究,深入分析了其在面向不同产业教育教学中助力新质生产力培养的功能,并围绕基地建设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需求存在的差距,探索了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下的实习实训理念、内容与方法。以期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和教师的实习实训质量水平,提升职业院校对新时代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能力,构建示范性高职院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新质生产力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